西汉-刘向等--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期年之后,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强大,诸侯畏惧。
唐-司空图--《解县新城碑》:人皆知耻,道不拾遗;视礼法之率由,信恩威之并济。
明-凌濛初-卷三九-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治得个晋阳户不夜闭,道不拾遗,百姓家家感德衔恩,无不赞叹的。
现代-巴金--《随想录·探索》:再如有人说我们社会里已经有了“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”的现象,在电视机荧光屏上我却看见了审判盗窃杀人犯的场面,别人说这不是主流,他说得对。
-佚名--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路不拾遗,器不雕伪。
清-夏敬渠-七八回-《野叟曝言》:美其治国,则云:”吏不容奸,人怀自厉,道不拾遗,疆不侵弱。“
现代-毛泽东--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农会势盛,地方牌赌禁绝,盗匪潜踪。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。
战国-韩非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子产退而为政,五年,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