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宣-中華語文大辭典
道宣道宣ㄉㄠˋ ㄒㄩㄢdàoxuān唐代高僧的法號。道宣(596-667),俗姓錢,字法遍,又稱南山律師、南山大師,諡號澄照,長城(今浙江省長興)人(一說江蘇丹徒人)。漢傳佛教南山律宗之祖。十六歲出家,先後隨慧頵、智首學律。三十歲前多方廣學,三十歲後從事著述,於終南山倣掌谷建白泉寺,研究弘宣四分律,故稱南山律宗。又曾於玄奘譯場負責潤文。乾封二年(667)於淨業寺創立戒壇,為後世建築戒壇之法式。是年圓寂。主要貢獻在律學和佛教史:撰《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》、《四分律拾毗尼義鈔》、《四分律刪補隨羯磨疏》等律學之書;撰《續高僧傳》、《廣弘明集》、《大唐內典錄》等佛教史之書。
道宣-辞源3
【道宣】公元596—667年。唐時高僧,丹徒人。本姓 錢。十六歲落髮。隋 大業中從 智首法師受具戒。唐 武德中,爲 西明寺上座。玄奘 三藏從西域還,宣奉敕入譯場與譯事。撰有 行事鈔 戒疏 義抄 續高僧傳 廣弘明集等二百餘卷。以其居 終南山最久,故其學稱南山律宗。參閲 宋釋 贊寧 宋高僧傳十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