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佚-中華語文大辭典
遺佚遗佚丨ˊ 丨ˋyíyì1.〈書〉遺漏;遺棄不用。[例]直道而仕,三黜不去,孔子稱之;~而不怨,厄窮而不憫,孟子贊之(唐‧柳宗元〈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序〉)。2.〈書〉遺失、散失不見。[例]自宋以來,只有此數,其~已久矣(清‧劉聲木《萇楚齋隨筆‧卷三‧宋王應麟通鑑答問》)。3.〈書〉指所散失的事物。多指佚文遺事。[例]唯其人事跡不經見,則搜訪~,間採瑣事,以備掌故(《全唐文‧凡例》)。4.〈書〉隱居。[例]所至必交其賢豪,物色窮巖~之士(《清史稿‧卷四八四‧文苑列傳一‧魏禮》)。5.〈書〉隱居之士;遺才。[例]~聞風起,英豪接踵來(元‧楊載〈寄王繼學二十韻詩〉)。6.〈書〉前朝所留下來的人。[例]五先生以勝國~,與吳四傑、閩十才子並起(清‧屈大均《廣東新語‧卷十二‧詩語‧詩社》)。∥也作「遺逸」、「遺軼」。
遺佚-辞源3
【遺佚】見“遺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