邸報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邸報ㄉㄧˇ ㄅㄠˋdǐ bào始於漢代,各郡國駐京邸官員,傳抄京都詔令、奏章、宮廷及政治新聞於諸侯的文件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報紙。後世因稱朝廷官報為「邸報」。宋.蘇軾〈小飲公瑾舟中〉詩:「坐觀邸報談迂叟,閑說滁山憶醉翁。」也稱為「邸鈔」。
邸報-辞源3
【邸報】漢 唐時代地方長官於京師設邸,邸中傳抄詔令奏章等,以報於諸藩,故稱邸報。後世因稱朝廷官報爲邸鈔。明末始有活字邸報,清季由報房刊行,稱京報。全唐詩話二 韓翃:“家居,一日夜將半,客叩門急賀曰:‘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。’翃愕然曰:‘誤矣。’客曰:‘邸報制誥闕人,中書兩進名不從。又請之,曰:與 韓翃。’”宋 蘇軾 東坡集續集二 小飲公瑾州中詩:“坐觀邸報談 迂叟,閒説 滁山憶 醉翁。”迂叟,司馬光; 醉翁,歐陽脩。參閲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二八 邸報。參見“京報”、“宮門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