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官-汉语大词典
郎官1.谓侍郎、郎中等职。
●秦代置郎中令,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。属官执掌护卫陪从、随时建议等。
●西汉因秦制不变。
●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。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,职权范围扩大。
●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,尚书郎官之制,略同于汉。
●隋分郎官为侍郎与郎。
●唐六部郎官,郎中之外,更置员外郎。
●唐以后郎官的设置,基本上无大变革。
●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﹝袁盎曰﹞‘且陛下从代来,每朝,郎官上书疏,未尝不止辇受其言。’”
●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馆陶公主为子求郎,不许,而赐钱千万。﹝帝﹞谓群臣曰:‘郎官上应列宿,出宰百里,有非其人,则民受其殃,是以难之。’”
●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裴安卿做了郎官几年,升任襄阳刺史。”
参阅《文献通考·职官六·历代郎官》。
2.湖名。在汉阳城东南。
●宋姜夔《清波引》词序:“予久客古沔……郎官、大别之幽处,无一日不在心目间。”
参见“郎官湖”。
3.指郎位星。
●清孙枝蔚《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》:“江天昨夜寒偏甚,忽有郎官过少微。”
参见“郎位”。
郎官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郎官ㄌㄤˊ ㄍㄨㄢláng guān侍郎、郎中。漢代均稱為「郎官」。唐代以後專指郎中、員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