郵傳-中華語文大辭典
郵傳邮传丨ㄡˊ ㄔㄨㄢˊyóuchuán1.〈書〉傳送文書,轉運官物。[例]並隨師雄為亂,~不通者月餘(《宋史‧卷二五五‧王全斌列傳》)|~者疲斃於道,極為生民之害(清‧俞樾《茶香室叢鈔‧荔枝之禍》)。2.〈書〉口耳相傳;傳播。[例]有喙有耳者,相~作醜語耳(唐‧柳宗元〈與裴塤書〉)|遂貌其呆狀,相~作醜語,而名之孫癡(清‧蒲松齡《聊齋志異‧阿寶》)。3.〈書〉書信傳遞的處所。[例]州部多巖田,又~劇道,屬歲無秋,民舉流亡(《新唐書‧卷一六四‧崔衍列傳》)。4.〈書〉驛丞、驛吏的代稱。[例]驅追~,折辱守宰,公私勞擾,民不聊生(宋‧蘇軾〈上神宗皇帝書〉)。
郵傳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郵傳ㄧㄡˊ ㄔㄨㄢˊyóu chuán傳遞書信的地方。《新唐書.卷一六四.崔衍傳》:「州部多巖田,又郵傳劇道,屬歲無秋,民舉流亡。」《宋史.卷二五五.王全斌傳》:「並隨師雄為亂,郵傳不通者月餘。」也稱為「郵置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