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護-中華語文大辭典
都護都护ㄉㄨ ㄏㄨˋdūhù職官名。管理邊政事務的官吏。西漢宣帝時設置西域都護,為西域地區最高長官。唐太宗至武則天時先後設置安東、安西等六個大都督府,每府設置大都護、副大都護(或副都護),管理轄境邊防、行政、各族事務。元代都督府設置大都護、同知、副都護,為主管維吾爾族和漢族之間訴訟事件的司法長官。明初都護府設有都護一職,後廢除。
都護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官名。漢宣帝神爵三年(前59年),始置西域都護為駐西域的最高長官(“都”者,為都西域南北二道;“護”者,為護西域各國)。以後廢置不常。東漢、魏、晉時期又有都護和都護將軍,是統率諸將的武官。唐代曾先後設置安西、安北、單於、北庭等六大都護府,各府有大都護、副大都護或副都護,管理所轄地區的邊防、行政和各族事務。元代都護府有大都護、副都護等官,是主管畏兀兒(維吾爾)族與漢族之間訴訟事件的司法長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