鄙人-中華語文大辭典
鄙人鄙人ㄅ丨ˇ ㄖㄣˊbǐrén1.謙辭。用於自稱。[例]~不慧︱~不敏︱~有言在先。2.〈書〉住在偏遠、鄉野的人。[例]宋之~,得璞玉而獻之子罕(《韓非子‧喻老》)。
鄙人-辞源3
【鄙人】㊀邊鄙之人。荀子 非相:“楚之 孫叔敖,期思之鄙人也。”注:“鄙人,郊野之人也。”史記六八 商君傳:“夫 五羖大夫,荆之鄙人也。”㊁鄙陋之人。莊子 應帝王:“無名人曰:去!汝鄙人也,何問之不豫也!”參閲 唐 顔師古 匡謬正俗八 鄙人。㊂自謙之詞。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難蜀父老書:“今割齊民以附夷狄,弊所恃以事無用,鄙人固陋,不識所謂。”宋書 蒯恩傳:“命朝士與之交,恩益自謙損,與人語常呼官位,而自稱爲鄙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