醴泉銘-辞源3
【醴泉銘】卽 唐 魏徵 九成宮醴泉碑銘。唐 貞觀六年 太宗避暑 九成宮,得泉而甘,因名 醴泉,敕 魏徵撰銘。銘文見 全唐文一四一。歐陽詢書之刻石,書字純熟嚴正,後世推爲 唐楷第一。宮在今 陝西 麟遊縣,傾圮已久,而石尚在,今原刻已模糊,清初又爲人鑿損三十餘字,故所傳搨本,有已鑿未鑿之别。以 北宋所搨最爲珍貴。
九成宮醴泉銘-中華語文大辭典
九成宮醴泉銘九成宫醴泉铭ㄐ丨ㄡˇ ㄔㄥˊ ㄍㄨㄥ ㄌ丨ˇ ㄑㄩㄢˊ ㄇ丨ㄥˊjiǔchénɡɡōnɡ lǐquán mínɡ唐代碑刻。魏徵撰文,歐陽詢書。楷書。唐太宗整修隋仁壽宮並改名為九成宮,於貞觀六年(632)夏前往避暑,宮殿一隅有甘泉湧出,乃立碑以為紀念。篆額「九成宮醴泉銘」,碑文二十四行,行五十字。為歷來學書者所推重,因搨摹過甚,字已剝落不堪。碑石在今陝西麟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