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器-中華語文大辭典
重器重器ㄓㄨㄥˋ ㄑ丨ˋzhònɡqì1.〈書〉指國家的寶器,即圭、璧、鐘、鼎等禮器。也借指國家、社稷。[例]毀其宗廟,遷其~(《孟子‧梁惠王下》)|位尊而無功,奉厚而無勞,而挾~多也(《戰國策‧趙策四》)|竊盜鼎司,傾覆~(《後漢書‧卷七十四上‧袁紹劉表列傳‧袁紹上》)。2.〈書〉比喻能任大事的人。[例]此兒平生未嘗迴顧,當為~耳(《隋書‧卷五十‧李禮成列傳》)|瞻今已八歲,聰慧可愛,嫌其早成,恐不為~耳(《三國志‧卷三十五‧蜀書‧諸葛亮傳》)。
重器-辞源3
【重器】㊀指寶器。左傳 成十四年:“孫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器於 衛,盡寘諸 戚。”孟子 梁惠王下:“毁其宗廟,遷其重器。”㊁古以象徵國家、社稷。史記六一 伯夷傳:“(舜 禹)功用旣興,然後授政,示天下重器,王者大統,傳天下若斯之難也!”後漢書七四上 袁紹傳檄 豫州:“(曹操)父 嵩乞匄攜養,因臧買位,……竊盜鼎司,傾覆重器。”㊂喻可貴的人才,猶大器。漢書六七 梅福傳:“士者,國之重器。”三國志 蜀 諸葛亮傳附 諸葛瞻:“建興十二年,亮出 武功,與兄 瑾書曰:‘ 瞻今已八歲,聰慧可愛,嫌其早成,恐不爲重器耳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