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農抑商-中華語文大辭典
重農抑商重农抑商ㄓㄨㄥˋ ㄋㄨㄥˊ 丨ˋ ㄕㄤzhònɡnónɡ-yìshānɡ經濟思想、政策的一種。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或輕視工商業。戰國時李悝、商鞅、韓非等人認為,農業是人民衣食和富國強兵的源泉。主張以農業為本,工商為末,提倡重農抑商,以增加農業的勞動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。
重農抑商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封建社會主張扶植農業、限制工商業的經濟思想和政策。戰國時李悝、商鞅、《管子》作者等都認為農業是人們的衣食之源,關系到國家的財政收入,又為戰爭提供物質基礎,因此主張把發展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。他們把農業叫作“本”,把手工業的技巧制作叫作“末”,認為“重農”必須“抑商”和“禁末”。從韓非開始,提出了“農本”、“工商末”的簡明口號,將工商列為“五蠹”之一,使經濟理論上的“抑商”達到從未有過的激烈程度。西漢時又出現類似“重農抑商”的口號,如“重本抑末”、“強本弱末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