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馬-中華語文大辭典
野馬野马丨ㄝˇ ㄇㄚˇyěmǎ哺乳動物名。體型和家馬相似,體長2公尺多,耳較短小,鬃毛短直,尾毛長而多,體毛淺棕色,腹部為淺黃色。生活在荒漠草原地帶,群居。曾一度自野外絕跡,後重新引回蒙古等地。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瀕危物種。
野馬-辞源3
【野馬】㊀産於北方的一種良馬。戰國策 宋衛:“遺 衛君野馬四百,白璧一。”注:“野馬,騊駼也。”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上林賦:“被豳文,跨野馬。”按 爾雅 釋畜“騊駼馬”宋 邢昺 疏引 字林云:“北狄良馬也,一曰野馬。”㊁田野間蒸騰浮游的水氣。莊子 逍遥遊:“野馬也,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”注:“野馬者,游氣也。”宋 沈括 夢溪筆談三 辨證一:“野馬乃田野間浮氣耳。”也指遊塵。唐 韓偓 玉山樵人集 安貧詩:“窗裏日光飛野馬,案頭筠管長蒲盧。”㊂貉的俗名。明 陳禹謨 四書名物考九:“楚 蜀界中多貉,俗名野馬,其皮紋上下員方,旁如魚鳥狀。寢處其皮者,立能解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