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花-汉语大词典
金花1.指色彩金黄艳丽、不易败落的花朵。
●北周庾信《玉帐山铭》:“玉策难移,金花不落。”
●唐王建《宫中调笑词》之二:“胡蝶,胡蝶,飞上金花枝叶。”
●明王世贞《人日病起作》诗:“柏忆金花暖,梅怜玉树新。”
2.指器物衣履上雕刻、绣制的花饰。
●《南史·鱼弘传》:“有眠床一张……通用银镂金花寿福两重为脚。”
●唐杜甫《陪柏中丞观宴将士》诗之二:“绣段装檐额,金花帖鼓腰。”
●宋苏轼《春帖子词·皇太后阁四》:“翠管银罂传故事,金花彩胜作新年。”
3.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。
●茅盾《子夜》一:“‘邪魔呀’,吴老太爷似乎这么喊,眼里迸出金花。”
●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三段:“他从土里钻出来,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,脑袋星星的,乱迸金花,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。”
4.见“金花银”。
5.见“金花笺”。
6.见“金花帖子”。
7.见“金华夫人”。
洋金花-中药大典
洋金花
洋金花
Flos Daturae
(英)Upright Datura Flower
别名 南洋金花、风茄花、醉仙桃花。
来源 为茄科植物白曼院罗Datura metel L.的花。
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,高30~200cm,近无毛。叶互生,茎上部近对生,卵形或宽卵形,长30~200cm,近无毛。叶互生,茎上部近对生,卵形或宽卵形,长5~19cm,宽4~12cm,先端尖,基部不对称,全缘、微波状或每边具3~4短齿;叶柄长2~7cm。花单生,花冠漏斗状、白色,檐部5裂,栽培品常有重瓣;雄蕊5~15。蒴果扁球形,直径约3cm,表面疏生短硬刺,成熟后不规则开裂。花果期4~11月。
栽培,主产江苏,广东、浙江、安徽亦产。
采制 4~11月花初开放时采收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性状 花多皱缩成朵状,完整者长9~15cm。花萼筒状,长为花冠的2/5,灰绿色或灰黄色,先端5裂,基部具纵脉纹5条,表面微有茸毛;花冠喇叭状,淡黄色或黄棕色,先端5浅裂,裂片有短尖,短尖下有3条纵脉纹,雄蕊5(~15),花丝贴生于花冠筒内;雌蕊1,柱头棒状。烘干品质柔韧,气特异;晒干品质脆,气微味微苦。
化学成分 含多种莨菪烷类生物碱,以东莨菪碱(scopolamine)含量较高,莨菪碱(hyoscyamine)少量。
性味 性温,味辛;有毒。
功能主治 平喘止咳,镇痛,解痉。用于哮喘咳嗽、脘腹冷痛、风湿痹痛、小儿慢惊、外科麻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