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華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金華ㄐㄧㄣ ㄏㄨㄚˊjīn huá①金花。《後漢書.卷六〇下.蔡邕傳》:「公奉引車駕,乘金華青蓋,爪畫兩轓,遠近以為非宜。」《文選.曹植.七啟》:「金華之舄,動趾遺光。」②金的光采。《文選.左思.吳都賦》:「金華銀樸,紫貝流黃。」③漢代未央宮中的宮殿之一。《文選.班固.西都賦》:「金華玉堂,白虎麒麟。」《文選.江淹.詣建平王上書》:「日者謬得升降承明之闕,出入金華之殿。」
金華-辞源3
【金華】㊀(~huá)縣名。漢 烏傷縣,東漢曰 長山縣,隋改今名。歷代因之。治所在今 浙江 金華市 婺城區。參閲 元和郡縣志二六 婺州。㊁(~huá)山名。一名 長山,也作 常山。在今 浙江 金華市北,出龍鬚草,道家傳爲 赤松子得道處,山下有洞,與 四明 天台相通。唐 李白 李太白詩六 對酒行:“松子棲 金華,安期入 蓬海。”參閲 元和郡縣志二六 婺州。㊂(~huā)金質之花飾。文選 三國 魏 曹子建(植)七啓:“金華之舄,動趾遺光。”南史 南齊廢帝東昏侯紀:“擔幢諸校具服飾,皆自製之,綴以金華玉鏡衆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