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錯刀-中華語文大辭典
金錯刀金错刀ㄐ丨ㄣ ㄘㄨㄛˋ ㄉㄠjīncuòdāo1.一種古代錢幣。王莽攝政時鑄造。刀上有「一刀平五千」五字,「一刀」二字是以黃金鑲嵌而成。規定每枚值錢五千。也作「錯刀」。2.一種書畫的筆法。《宣和畫譜》言李後主「能文善書畫。書作顫筆樛曲之狀,遒勁如寒松霜竹,謂之金錯刀。畫亦清爽不凡,別為一格」。3.〈書〉指刀環或刀柄處鍍金的佩刀。[例]美人贈我~,何以報之英瓊瑤(《文選•張衡•四愁詩》)。
金錯刀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金錯刀ㄐㄧㄣ ㄘㄨㄛˋ ㄉㄠjīn cuò dāo①一種古代的錢幣。為漢王莽時所鑄,見《漢書.卷二四.食貨志下》。宋.梅堯臣〈飲劉原甫家〉詩:「次觀金錯刀,一刀平五千。」②刀環或刀柄鍍金的佩刀。《文選.張衡.四愁詩》:「美人贈我金錯刀,何以報之英瓊瑤。」③一種書法繪畫的筆法。南朝李後主善書畫,常作顫筆彎曲之狀,遒勁如寒松霜竹,稱之為「金錯刀」。《宣和畫譜.卷一二.行書》:「復喜作顫掣勢人,又目其狀為金錯刀,尤喜作行書,落筆瘦硬,而風神溢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