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鑾-中華語文大辭典
金鑾金銮ㄐ丨ㄣ ㄌㄨㄢˊjīnluán1.〈書〉帝王車馬的裝飾物,用金屬鑄成鸞鳥形,口中含鈴。借指帝王車駕。[例]昨日~巡上苑,風亞舞腰纖軟(唐‧毛文錫〈柳含煙‧禦溝柳〉詞)。2.〈書〉唐代宮殿名。後泛稱皇宮的正殿。[例]莫話洛陽春,更誰似~故人(金‧元好問〈太常引‧十年流水共行雲〉詞)。3.〈書〉翰林學士的美稱。因唐代翰林院與金鑾坡相接,故稱。
金鑾-辞源3
【金鑾】㊀帝王車駕的裝飾件。銅鑄鍍金,成鸞鳥形,喙中含鈴。因代指帝王車駕。南朝 梁 江淹 江文通集二 爲蕭相國拜齊王表:“朱輪之使日月亟紆,金鑾之尊旦夕將拂。”㊁金鑾殿之省。才調集八 李德裕 長安秋夜詩:“内宮傳詔問戎機,載筆金鑾夜始歸。”韓偓 玉山樵人集 感事三十四韻詩:“紫殿承恩久,金鑾入直年。”參見“金鑾殿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