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铄-汉语大词典
金铄谓金为火所销。语本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火与水合为焠,与金合为铄,为丧,皆不可举事。”
●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十引南朝陈周弘让《答王裒书》:“云飞泥沉,金铄兰灭。”
●宋范仲淹《铸剑戟为农器赋》:“镆耶之锋,冰销于倏然;辕门之器,舍铄于斯须。”
●元《题山中所有》诗:“火流金铄锦袄子,霜降木落玉面狸。”
金铄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金铄
【出典】 《国语》卷三《周语下》:“故谚曰:‘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’”三国吴·韦昭注:“铄,销也。众口所毁,虽金石犹可销也。”
【释义】 古代谚语有“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”语。意为众口所毁可以使金石销熔。后多用以比喻人言可畏。
【例句】 虽有丁宁语,怕旁人多口,还类金铄。(杨泽民《丹凤吟》[荏苒秋光虚度]3002)这里的“金铄”即众口铄金。意为临别时她再三叮咛我谨言慎行、不要招致众人毁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