銜枚-中華語文大辭典
銜枚衔枚ㄒ丨ㄢˊ ㄇㄟˊxiánméi1.〈書〉將枚橫銜於口中,以禁喧嘩。古代進軍襲敵或喪禮牽引棺柩時使用。[例]又如赴敵之兵,~疾走,不聞號令,但聞人馬之行聲(宋‧歐陽修〈秋聲賦〉)︱候司馬丞為行首,皆~(《續漢書志‧第六‧禮儀志下》)。2.〈書〉比喻寂靜無聲。[例]癸卯初,有熊數十萬,從內鄉硤石入西南山,~並進(金‧元好問《續夷堅志‧卷一‧群熊》)。
銜枚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銜枚ㄒㄧㄢˊ ㄇㄟˊxián méi古代行軍襲敵時,令軍士把箸橫銜在口中,以防喧譁,稱為「銜枚」。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秦益章邯兵,夜銜枚擊項梁。」《三國演義.第三〇回》:「軍士皆束草負薪,人銜枚,馬勒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