錯繆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錯繆ㄘㄨㄛˋ ㄇㄧㄡˋcuò miù①差誤、繆誤。漢.王充《論衡.定賢》:「決錯謬之言,定紛亂之事。」《漢書.卷七一.于定國傳》:「將從東方來者加增之也?何以錯繆至是?」②雜亂的樣子。《淮南子.原道》:「淖溺流遁,錯繆相紛,而不可靡散。」
錯繆-辞源3
【錯繆】㊀(~jiū)交錯糾纏。淮南子 原道:“淖溺流遁,錯繆相紛而不可靡散。”注:“錯繆相紛,彼此相糺也。”文選 漢 張平子(衡)南都賦:“坂坻嶻嶭而成巘,谿壑錯繆而盤紆。”㊁(~miù)錯亂。漢書九八 元后傳:“是以陰陽錯繆,日月無光。”也作“錯謬”。又 成帝紀 鴻嘉元年詔:“是以陰陽錯謬,寒暑失序,日月不光,百姓蒙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