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畫-中華語文大辭典
鐵畫铁画ㄊ丨ㄝˇ ㄏㄨㄚˋtiěhuà工藝美術的一種。綜合焊接、剪紙、木刻、磚雕等工藝的長處,藉由鍛打鐵片,鑄成線條,鉤成圖案,再塗上黑色或棕紅色的顏料而成。相傳是明末清初,安徽蕪湖鐵匠湯鵬所創。清‧陸以湉《冷廬雜識‧鐵畫》記載:「蕪湖鐵工湯鵬,能揉鐵作畫,花竹蟲鳥,曲盡生致。又能作山水屏障,好事者以木範之,懸於壁。或合四面成一燈。錘鑄之巧,前此未有。」後漸流傳到北京和山東等地。也作「鐵花」。
鐵畫-辞源3
【鐵畫】㊀形容書法筆姿之剛勁。也指蒼勁的書法。宋 王十朋 梅溪集後集九 易芝山五老亭名曰五峰安國書之因成短篇:“紫微新鐵畫,輝映 楚江波。”㊁ 明末 蕪湖有鍛工 湯鵬,與畫家 蕭雲從爲鄰,嘗觀 蕭作畫,遂以意創爲鐵畫,撓鐵作花竹蟲鳥,曲盡生致。又能作山水屏障,以木範之,懸於壁間,錘鑄之巧,前所未有。參閲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二二 鐵畫、陸以湉 冷齋雜識七 鐵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