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臭薰天-中华成语大词典
铜臭薰天
【拼音】:tóng chòu xūn tiān
解释
铜臭:铜钱的气味。充满铜钱的臭味。常用以讥讽有钱人品行不端。也指贿赂公行,败坏风气。
出处
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:“论者嫌其铜臭。”
示例
几把一座北京城闹得~,令人不可向迩。 ★丁中江《北洋军阀史话》二○七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
铜臭薰天-典故小词典
肮脏的金钱发出难闻的臭气。形容贿赂公行, 败坏了社会风气,或讽刺那些有钱人品行的恶劣,令人难以忍受。
〔出典〕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:“灵帝时, 开鸿都门,榜买官爵,公卿州郡下至黄绶,( 价) 各有差.. ( 崔) 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, 得为司徒..久之,不自安,从容问其子钧曰:‘吾居三公, 于议者何如?’钧曰:‘大人少有英称,历位郡守, 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;而今登其位, 失天下望。’烈曰:‘何为然也?’钧曰:‘论者嫌其铜臭。’烈怒,举杖击之。”
〔用例一〕相信金钱万能的人,说起话来常使人感到铜臭薰天。
〔用例二〕《聊斋志异·席方平》:“金光盖地, 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; 铜臭薰天, 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