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命縷-辞源3
【長命縷】舊俗端午節結成各種形狀用以避邪的五彩帶。又名百索。南朝 梁 宗懍 荆楚歲時記:“以五綵絲繫臂,名曰辟兵,令人不病瘟……按:仲夏蠒始出,婦人染練,咸有作務日月星辰鳥獸之狀,文繡金縷,貢獻所尊,一名長命縷,一名續命縷,一名辟兵繒,一名五色絲,一名朱索。”唐代故事,宮中常於端午日以所結長命縷賜諸臣。唐 張説 張説之集二 端午三殿侍宴詩:“願齎長命縷,來續大恩餘。”
長命縷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長命縷ㄔㄤˊ ㄇㄧㄥˋ ㄌㄩˇcháng mìng lǚ端午節時,繫在兒童手臂、手腕,懸在兒童胸前或臂上,掛在蚊帳、搖籃等處用以消災祈福的五采絲線或絨線。民間以為青、紅、白、黑四色象徵東、南、西、北四方,黃色象徵中央,於端午節繫此五采絲線,可以免除瘟病,使人長壽健康。也稱為「百索」、「避兵繒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