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揖不拜-中华成语大词典
长揖不拜
【拼音】:cháng yī bù bài
解释
揖、拜:旧时的拱手、磕头礼。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,不跪拜磕头。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,为人高傲。
出处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沛公方倨床,使两女子洗足。郦生长揖不拜。”
示例
王趋见,未至,使者三四往。及见,~。 ★明·宋廉《尊卢沙》
近义词
不卑不亢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相见时
英文
make a deep bow but refuse to kneel down
长揖不拜-典故小词典
揖( yī) : 旧时的拱手礼, 用于平辈之间。拜: 旧时的拜跪礼, 对长者尊者多行此礼。“长揖不拜”, 是说本当拜, 却行长揖。旧时常用来形容态度傲慢不恭。
〔出典〕《史记· 高祖本纪》:“沛公( 刘邦) 方踞床,使两女子洗脚。郦生不拜,长揖。”(因刘邦待之不恭,故报以长揖。)
〔用例〕明代宋濂《尊卢沙》:“王趋见, 未至, 使者三四往。及见,长揖不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