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成石經-中華語文大辭典
開成石經开成石经ㄎㄞ ㄔㄥˊ ㄕˊ ㄐ丨ㄥkāichénɡ shíjīnɡ唐代碑刻。內容為儒家十二部經典。始刻於唐文宗大和七年(833),刻成於開成二年(837),故稱。經石立於長安(今西安)務本坊國子監太學。有《易經》、《書經》、《毛詩》、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、《禮記》、《春秋左氏傳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、《孝經》、《論語》、《爾雅》等12種,計114石,兩面刻,共228面。經文為楷書,標題為隸書。大和時,經字已有改刻,以後更屢經修改、補刻和添注。今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館。也作「唐石經」。
開成石經-辞源3
【開成石經】唐 大和七年二月,命 唐玄度覆定石經字體,十二月命於國子監兩廊創立石九經,併 孝經 論語 爾雅,共一百五十九卷,開成二年十月告成。宋 元祐中遷於 西安府學,明 嘉靖間地震倒損,王堯惠集闕字别立小字於旁爲碑。參閲 清 成瓘 篛園日札五 讀史隨筆 文字之書及石經刻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