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源節流-中華語文大辭典
開源節流开源节流ㄎㄞ ㄩㄢˊ ㄐ丨ㄝˊ ㄌ丨ㄡˊkāiyuán-jiéliú開闢財源以增加收入,節約用度以減少支出。語本《荀子‧富國》。[例]面對經濟不景氣,許多業者精打細算,~。
開源節流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戰國時代荀況提出的關於財政收入和生產間關系的理論。《荀子·富國》:“故田野鄙縣者(指農業生產),財之本也;垣甽倉廩者(指糧食儲備),財之末也;百姓時和(按照順當的天時)、事業得敘者(依次進行耕作),貨之源也;等賦府庫者(照著等級征稅收進國庫),貨之流也”。根據這些條件,他主張“養其和,節其流,開其源,而時斟酌也”。即在不違農時的前提下發展生產,采取撙節的措施征收賦稅,以保證財政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