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钱补笊篱-诗词曲语辞辞典
闲钱补笊篱比喻钱花得不是地方,用非所急,民间成语。“笊篱”系一种竹器,“补笊篱”本意指求乞或施舍。
▶《全金元词》马钰《爇心香》词《上街化导》:“且和光、混俗随时,笊篱闲把,惟望人知。”又《古今小说》卷三六《宋四公大闹禁魂张》:“两个主管在门前数见钱,只见一个汉,浑身赤膊,一身锦片也似文字,下面熟白绢绲拽扎着,手把个笊篱,觑着张员外家里唱个大喏了教化。口里道:‘持绳把索,为客周全。’主管见员外不在门前,把两文钱撇在他笊篱里。”可见所谓“补笊篱”实为道士、乞丐求施舍的一种方式,自主人方面而言则是施舍,引申为胡乱施舍、用非所急之义。
▶《杀狗劝夫》剧二:“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,并没半升米施坛粥,单有一注闲钱补笊篱。”
▶《秋胡戏妻》剧二:“奶奶道,等货郎儿过来,买些胭脂粉搽搽。我梅英道,秋胡去了十年,穿的无吃的无,奶奶也,谁有那闲钱补笊篱。”
闲钱补笊篱-汉语大词典
闲钱补笊篱俗语。比喻以多余的钱做不急需的事。笊篱,一种形如勺子的竹器。
●元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三摺:“俺孩儿每卧土坑,披麻被,你可也争知。还有精着腿,无个裤儿穿的。谁有那闲钱补笊篱。”
●元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摺:“并没半升粗米施饘粥,单有一注闲钱补笊篱。”
●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正是冬天买夏衣,那得闲钱补抓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