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微杜漸-中華語文大辭典
防微杜漸防微杜渐ㄈㄤˊ ㄨㄟˊ ㄉㄨˋ ㄐ丨ㄢˋfánɡwéi-dùjiànㄈㄤˊ ㄨㄟ ㄉㄨˋ ㄐ丨ㄢˋfánɡwēi-dùjiàn在錯誤或壞事一露徵兆時就制止它發展蔓延(杜:杜絕,制止;漸:指事物逐漸發展)。也作「杜漸防微」。[例]實現安全生產,重在~︱對孩子的壞毛病,一定要~,不要任其發展。
防微杜漸-辞源3
【防微杜漸】於事物出現不良迹象之初,卽加以制限,不使擴大發展。宋書 吳喜傳 明帝(劉彧)與 劉勔等詔:“且欲防微杜漸,憂在未萌,不欲方幅露其罪惡,明當嚴詔切之,令自爲其所。”左傳 隱公“繼室以 聲子生 隱公”唐 孔穎達 疏:“禮所以别嫌明疑,防微杜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