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火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陰火ㄧㄣ ㄏㄨㄛˇyīn huǒ中醫上指肝腎的虛火。
陰火-辞源3
【陰火】㊀海中生物所發之光。文選 晉木玄虚(華)海賦:“陽冰不冶,陰火潛然。”明 楊慎 萟林伐山三 陰火:“凡海中水,遇陰晦,波如然,火滿海,以物擊之,迸散如星,有月卽不復見,木玄虚所云‘陰火潛然’,豈謂是乎?”㊁燐火之類,俗稱鬼火。元詩選 韓性 五雲漫稾 題龔翠巖中山出遊圖:“空山無人日昏黃,迴風陰火隨幽篁。”㊂地火,地熱。唐 杜甫 杜詩詳注四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:“陰火煮玉泉,噴薄漲巖幽。”清 仇兆鰲 注:“博物志:凡水源有硫黃,其泉則溫。故云陰火若煮。”㊃中醫學術語。指肝腎的虚火。明 孫一奎 醫旨緒餘下 王節齋本草集要參蓍論:“(黃蓍)補中生血,補肺氣,實皮毛,瀉陰火,爲退熱之聖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