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德-辞源3
【陽德】㊀人身上的陽氣,卽亢奮、浮躁之氣。周禮 春官 大宗伯:“以地産作陽德,以和樂防之。”注:“陽德,陽氣在人者。陽氣盈純之則躁,故食植物作之使靜;過則傷性,制和樂以節之。”㊁陽光。舊題 漢 劉歆 西京雜記五:“陽德用事,則和氣皆陽,建巳之月是也,故謂之正陽之月。”藝文類聚一 晉 傅玄 衆星詩:“陽德雖普濟,非陰亦不成。”也喻指帝王的恩澤。宋 蘇軾 東坡集一一五 内中御侍以下賀皇帝冬至詞語:“君道寖長,陽德光亨。”㊂叢辰名。謂月中德神。協紀辨方書六 義例 陽德:“總要歷曰:陽德者,月中德神也。所值之日,宜交易開市,結親姻。”
陽德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陽德ㄧㄤˊ ㄉㄜˊyáng dé①陽氣、生長萬物之氣。《周禮.春官.大宗伯》:「以天產作陰德,以中禮防之,以地產作陽德,以和樂防之。」《新唐書.卷三四.五行志一》:「陽德衰則陰氣勝,故常雨。」②月中德神。清.允祿等撰《欽定協紀辨方書.卷六.義例四.陽德》:「陽德者,月中德神也。所值之日,宜交易、開市、結親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