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湖-辞源3
【陽湖】縣名。漢 毘陵縣地,晉爲 晉陵縣,唐 垂拱中改爲 武進縣,清 雍正二年析置 陽湖縣。公元1912年併入 武進縣。在今 江蘇 常州市 武進區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八六 常州府一。
陽湖派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清代以惲敬、張惠言為首的一個散文流派。該派因惲敬、張惠言是常州陽湖(今江蘇武進)人而得名。該派的古文理論既師承於桐城派,又有所發展。它與桐城派一樣,也認為應該用“至上”的古文“達聖人之達”,也主張作文應該“理實氣充”。但在有些方面,兩派是有歧異的。首先表現在對程朱理學的態度上。陽湖派對程朱理學持批評態度。其次表現在古文理論本身的問題上。陽湖派強調文人應該旁覽縱橫,博采百家之長,具有深閎的“才”與“學”。又要注意“求於行墨之外”,面向生活,接觸社會實際,才能做到“識高則筆力自進,力厚則詞采自腴”。該派還強調發自肺腑地抒寫性情,反對“有意為古文”。盡管該派的寫作實踐與其理論有一段距離,但比起桐城派來,他們的古文思想較解放,知識較豐富,比較注意命意和布局,氣勢較為開闊,不象桐城派那樣拘謹。語言則取法於六經史漢,旁及諸子雜書,因而較有詞采。同時由於他們又喜歡寫駢文,因而在古文中時時雜以駢語,較為靈活多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