隄防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隄防ㄊㄧˊ ㄈㄤˊtí fáng①在岸邊為防水患而建築的結構物。《禮記.月令》:「修利隄防,道達溝瀆,開通道路,毋有障塞。」《管子.四時》:「治隄防,耕芸樹藝。」也作「堤防」。②防備。即提防。《五代史平話.梁史.卷上》:「螂螳正是遭黃雀,黃雀隄防挾彈人。」元.關漢卿《竇娥冤.第三折》:「沒來由犯王法,不隄防遭刑憲。」
隄防-辞源3
【隄防】攔水之土壩。商君書 筭地:“藪澤隄防足以畜。”引申爲管束,防範。漢書五六 董仲舒傳:“夫萬民之從利也,如水之走下,不以教化隄防之,不能止也。”唐 白居易 長慶集二十 自詠詩:“勾檢簿書多鹵莽,隄防官吏少機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