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興寺-中華語文大辭典
隆興寺隆兴寺ㄌㄨㄥˊ ㄒ丨ㄥ ㄙˋlónɡxīnɡsì佛教寺院。位於河北正定。建於隋代開皇六年(586),時稱龍藏寺,宋代重建後改稱龍興寺,清代康熙時改稱隆興寺。因寺內有銅鑄大佛像,故俗稱「正定大佛寺」。主要建築有天王殿、摩尼殿、轉輪藏閣、慈氏閣、大悲閣。大悲閣高33公尺,閣中有鑄於北宋開寶四年(971)、高24公尺的銅製千手千眼觀音像,是大陸現存最大古銅佛。寺內還薈萃了歷代碑碣、壁畫、瓷器等藝術珍品,尤以隋代龍藏寺碑為書法藝術珍品,有很高的歷史、藝術價值。
隆興寺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在河北正定縣城東部。始建於隋開皇六年(586年),原名龍藏寺,宋開寶四年(971年)擴建,更名隆興寺。寺宇南向,寺前有琉璃照壁,寺內主要建築有摩尼殿、轉輪藏閣、大悲閣等。摩尼殿建於北宋皇掤四年(1052年),平面為“十”字形,東面稍長,接近方形。面闊及進深皆為七間,重簷歇山頂,四面均出抱廈,有單簷歇山頂與下簷相交,形制較為特殊。殿內供宋塑釋迦牟尼、阿難、迦葉像。另有明代彩塑觀音像,造型豐滿圓潤,形象生動自然,為明塑中上品。轉輪藏閣外觀為兩層,中間有腰簷,上層有歇山九脊頂。下層中間置有八角形轉輪,直徑達七米,可以左右旋轉,作藏經及供佛用。大悲閣為寺內主體建築,高三十三米。外觀為三層,第一層有廊簷,二層有重簷,上層為重簷歇山頂,外形宏偉壯觀。閣內供千手千眼觀音銅像,立於須彌座上,通高二十四米,為我國現存的最大銅像。鑄工精細,比例適當,是鑄品中傑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