隴右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古地區名。泛指隴山以西地區,大約相當於今甘肅六盤山以西、黃河以東。唐貞觀元年(627年)分全國為十道,開元二十一年(733年)分為十五道,其中之一是隴右道,所轄地區相當於今甘肅東南部和青海省的青海湖以東地區。
隴右-辞源3
【隴右】㊀謂 隴山以西至 黃河以東之地。後漢書七七 樊曄傳:“隗囂滅後,隴右不安,乃拜 曄爲 天水太守。”晉書 宣帝紀:“魏武曰:‘人苦無足,旣得 隴右,復欲得 蜀!’”㊁道名。唐 貞觀初置十道之一。治 秦州(今 甘肅 天水市城區境)。開元二十一年置 隴右道採訪使,治 鄯州(今 青海 樂都縣),轄今 隴山以西至 新疆東部一帶。參閲 舊唐書 地理志一、新唐書 地理志四。參見“十道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