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鼠-辞源3
【雀鼠】㊀碩鼠的别名。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下 碩鼠:“今 河東有大鼠,能人立,交前兩腳于頸上,跳舞善鳴,食人禾苗。……或謂之雀鼠。”㊁雀與鼠。喻輕賤。後漢書八十 禰衡傳:“(曹)操怒,謂 (孔)融曰:‘ 禰衡豎子,孤殺之猶雀鼠耳!’”㊂喻爭訟。明 劉宗周 劉蕺山集十五 章貞女傳:“以爲死所暴,又未嘗有鼠雀之訟也。”聊齋志異 寃獄:“卽或鄰里愚民,山村豪氣,偶因鵝鴨之爭,致起雀鼠之忿。”參見“鼠牙雀角”。㊃喻小人,猶言鼠輩。全唐詩七二九 周曇 博陸侯:“棟梁徒自保堅貞,毁穴難防雀鼠爭。”
雀鼠-汉语大词典
雀鼠1.麻雀和老鼠。
●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祢衡》:“操怒,谓融曰:‘祢衡竖子,孤杀之犹雀鼠耳。’”
●宋苏轼《寄刘孝叔》诗:“方将雀鼠偷太仓,未肯衣冠挂神武。”
●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昨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处处雀鼠尽,夜夜鸡犬惊。”
2.粟鼠,大鼠。
●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“硕鼠硕鼠”三国吴陆玑疏:“今河东有大鼠,能人立,交前两脚于头上,跳舞善鸣,食人禾苗,人逐则走,入树空中,亦有五技,或谓之雀鼠。其形大,故序云大鼠也。”
3.比喻小人。
●唐周昙《博陆侯》诗:“栋梁徒自保坚贞,毁穴难防雀鼠争。不是主人知诈伪,如何柱石免敧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