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黄-中華語文大辭典
同:
雄黃雄黄-
雄黄
目录
“雄黄”在《中国药典》
“雄黄”在《*辞典》
“雄黄”在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国药典》:雄黄
【拼音名】
Xiónɡ Huánɡ
【英文名】
REALGAR
【别名】
明雄黄、黄金石、石黄
【来源】
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,主含二硫化二砷(As2S2)。采挖后,除去杂质。或由低品位矿石浮选生产的精矿粉。
【性状】
本品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,呈不规则块状。深红色或橙红色,条痕淡橘红色,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。质脆,易碎,断面具树脂样光泽。微有特异的臭气,味淡。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,质松脆,手捏即成粉,橙黄色,无光泽。
【鉴别】
(1)取本品粉末10mg,加水润湿后,加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ml,溶解后,加氯化钡试液,生成大量白色沉淀。放置后,倾出上层酸液,再加水2ml,振摇,沉淀不溶解。(2)取本品粉末0.2g,置坩埚内,加热熔融,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,伴有白色浓烟。取玻片覆盖后,有白色冷凝物,刮取少量,置试管内加水煮沸使溶解,必要时滤过,溶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,即显黄色,加稀盐酸后生成黄色絮状沉淀,再加碳酸铵试液,沉淀复溶解。
【含量测定】
取本品粉末约0.1g,精密称定,置250ml 锥形瓶中,加硫酸钾1g、硫酸铵2g与硫酸8ml,用直火加热至溶液澄明,放冷,缓缓加水50ml,加热微沸3~5分钟,放冷,加酚酞指示液2 滴,用氢氧化钠溶液(40→100) 中和至显微红色,放冷,用0.25mol/L硫酸溶液中和至褪色,加碳酸氢钠5g,摇匀后,用碘滴定液(0.1mol/L)滴定,至近终点时,加淀粉指示液2ml,滴定至溶液显紫蓝色。每1ml 的碘滴定液(0.1mol/L)相当于5.348mg 的二硫化二砷(As2S2)。本品含砷量以二硫化二砷(As2S2)计,不得少于90.0%。
【炮制】
雄黄粉:取雄黄照水飞法(附录Ⅱ D)水飞,晾干。取粉末适量,照上述三氧化二砷检查项下的方法检查,应符合规定。
【性味】
辛,温;有毒。
【归经】
归肝、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用于痈肿疟疾。
【用法用量】
0.05~0.1g,入丸散用。外用适量,熏涂患处。
【注意】
内服宜慎;不可久用;孕妇禁用。
【贮藏】
置干燥处,密闭。
【摘录】
《中国药典》
《*辞典》:雄黄
【出处】
《本经》
【拼音名】
Xiónɡ Huánɡ
【别名】
黄金石(《本经》),石黄(《唐本草》),天阳石(《石药尔雅》),黄石(《品汇精要》),鸡冠石(《石雅》)。
【来源】
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。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,见空气即变坚硬,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,除去杂质泥土。
【原形态】
单斜晶系。晶体柱状,晶面上有纵行条纹,大多成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。颜色为橘红色,少数为暗红色。条痕淡橘红色。晶面具金刚光泽,断面呈树脂光泽。半透明。解理较完全。断口贝壳状。硬度1.5~2.0。比重3.4~3.6。性脆。受光的作用,久则变为谈橘红色粉末。产于低温热液矿脉内,温泉及火山附近也有存在。常与雄黄、辉锑矿等共生。
【生境分布】
产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【性状】
为不规则的坎状,大小不一。全体呈深红色或橘红色,表面常覆有橙黄色粉末。体重,质松易碎,断面粗糙,红色,明亮。微有特异的臭气。其中颜色鲜艳、半透明、有光泽者习称明雄、雄精或腰黄。以色红、块大、质松、无石性者为佳。不溶于水及盐酸;可溶于硝酸,溶液成黄色;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呈棕色。燃之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,并生黄白色烟,有强烈的蒜臭气;冷却后熔融物凝成红紫色固体,质纯者凝成橘红色固体。雌黄与雄黄的性状比较相似,但雌黄为黄色,雄黄则呈红色或橘红色,可以区别。
【化学成份】
主为硫化砷AsS,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盐。
【药理作用】
①抗菌作用雄黄水浸剂(1:2)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其1/100的浓度于黄豆固体培养基上试验,对人型、牛型结核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。用菖蒲、艾叶、雄黄合剂烟熏2~4小时以上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变形杆菌、绿脓杆菌均有杀菌作用。②抗血吸虫作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,于感染前3天开始给雄黄、槟榔、阿魏、肉桂合剂0.2毫升/20克,感染后继续给药12天,成虫减少率达75.27%,动物无虫率达14.29%,无雌虫率达42.86%。
【炮制】
碾成极细粉。残水飞,晾干。《纲目》:(雄黄)用米醋入萝卜汁煮干用良。
【性味】
辛苦,温,有毒。①《本经》:味苦,平寒。②《别录》:甘,大温,有毒。③《药性论》:味辛。有大毒。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微毒。
【归经】
入心、肝、胃经。①《纲目》:入肝经气分。②《本草经疏》:入足阳明经。③《本草再新》:入心、肝二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燥湿,祛风,杀虫,解毒。治疥痔等毒。
【用法用量】
外用:研末撒、调敷或烧烟熏。内服:入丸、散,1~4分。
【注意】
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。《本草通玄》:血虚大忌用之。
【附方】
①治瘑疥:雄黄一两,黄连二两,松脂三两,发灰如弹丸。四物熔猪膏与松脂合,热捣,以薄疮上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②治传染病》)
【各家论述】
①《纲目》:雄黄,乃治疮杀毒要药也,而入肝经气分,故肝风,肝气,惊痫,痰涎痔,死肌,疥虫,匿疮诸证,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,久则浸淫而生虫,此药苦辛,能燥湿杀虫,故为疮家要药。其主鼻中息肉者,肺气结也,癖气者,大肠积滞也,筋骨断绝者,气血不续也,辛能散结滞,温能通行气血,辛温相合而杀虫,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。雄黄性热有毒,外用亦见其所长,内服难免其无害,凡在服饵,中病乃已,毋尽剂也。
【临床应用】
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取明雄黄500克,白糊为丸1000粒。成人每服1丸,10~15岁每服1/2丸,5~9岁每服1/3,2~4岁每服1/4丸,每日3次,温开水送服。治疗慢性气管炎39例(其中喘息性支气管炎19例)、支气管哮喘11例,效果:治愈(症状消失未再发)16例,显着好转(症状消失,但咳嗽均减轻,肺部罗音消失,血检白细胞由18300/立方毫米降为8400/立方毫米,嗜伊红细胞由63%降为24%,X线胸片复查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吸收,自觉症状消失出院。③治疗带状疱疹取雄黄粉50克,加入75%酒精100毫升混合。每天搽敷2次,如疼痛剧烈,可在雄黄酊中加入2%普鲁卡因20毫升。治疗125例,皆有效。疗程平均为5.8天。无副作用及后遗症。另有用雄黄5克,冰片0.5克,酒精100毫升搽患部,每日4~6次,治疗10例,一般再在搽药1~2后疼痛减轻,水泡萎缩,红肿逐渐消退,以后自行脱皮而愈。④治疗翼状胬肉取雄黄3分,生矾1钱,;共研细粉末装入有色瓶内,置阴凉处备用。患者取仰卧位,先作眼科常规麻醉及消毒。用开睑器撑开眼睑,嘱患者斜视健侧,使胬肉充分暴露,以消毒小棉棒蘸取少量药粉,涂于胬肉表面,待1~2分钟(过长无效)用有齿小镊子将胬肉头部挟起,逆胬肉伸展方向揭扯,待撕至半月皱襞处,用无菌小剪从胬肉根部剪下,再在根部涂少量药粉,待渗血停止,将残留之胬肉提净,并将多余之药粉加以清除,敷以眼药膏,外加包扎,次日揭去敷料,点眼药水数天即愈。⑤治疗破伤风用雄黄粉5钱,豆腐0.5斤(为成人1日量),儿童酌减。法将豆腐中心挖一孔,雄黄填于孔内,用挖出之豆腐覆盖,水煮1小时。待痉挛停止时将豆腐连汤分3次服下,连服5天,曾治2例,均愈。但由于病例尚少,需继续在实践中验证。⑥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雄黄45克,明矾60克,冰片3~5克,共研细末,装入有色瓶中密闭备用。每次取3~5克置小杯中,酌加75%酒精调成糊壮,涂于局部。日涂2~3次。治疗16例(腮腺高度肿胀,体温在38℃左右),1~2天后即明显消肿,体温恢复正常,第3天症状完全消失。较对症治疗组(计20例,疗程为5~15天)疗程明显缩短。⑦中毒与解毒曾报告内服含砒雄黄急性中毒致死1例,中毒主要症状为上吐下泻。市售雄黄含砒霜,药用时应注意选择,以红黄色状如鸡冠者质较纯粹,如为白色结晶或碾碎时外红中白者,均为含有砒霜之征,用时需特别慎重。中毒后之急救方法,可用防己3钱;或生甘草1份,绿豆2份,煎浓汁频服。
【摘录】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雄黄
【出处】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:雄黄,今阶州山中有之。形块如丹砂,
【拼音名】
Xiónɡ Huánɡ
【英文名】
Realgar
【别名】
黄食石、熏黄、黄金石、石黄、天阳石、黄石、鸡冠石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ealgar采收和储藏: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,见空气即变坚硬,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,除去杂质泥土。
【原形态】
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。晶体细小,呈柱状、短柱状或针状,但较少见。通常多呈粒状,致密块状,有时呈土状、粉末状、皮壳状集合体。橘红色,表面或有暗黑及灰色的锖色。条痕浅橘红色。晶体呈金刚光泽,断口树脂光泽。硬度1.5-2,相对密度3.56,阳光久照会发生破坏而转变为淡橘红色粉末。锤击之有刺鼻蒜臭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雄黄主要为低温热液、火山热液矿床中的典型矿物,与雌黄紧密共生。还见于温泉沉积和硫质喷气孔的沉积物里。偶尔发现于煤层和褐铁矿层中,为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硫化氢与含砷溶液作用的产物。资源分布:主产于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状】
性状鉴别 本品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,多呈不规则块状。深红色或橙红色,表面常附有橙黄色细粉,手触之染指;条痕橙色。微透明或半透明,晶面具金刚光泽。质较酥脆,易砸碎,断面红色至深红色,具树脂样光泽。微有特异臭气,味淡(有毒)。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,质松脆,手捏即成粉,橙黄色,无光泽。以块大、色红、质酥脆、有光泽、无杂石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:反射色为灰色,微带紫色;内反射橙色;偏旋旋旋旋光性清楚;反射率20%(伏黄)。透射偏光镜下:多色性明显,Ng=Nm,淡金黄色或朱红色,Np几乎无色至浅橙黄色;干涉色橙红色;斜消光,消光角C∧Np=11°。二轴晶;负光性。折射率Ng=2.704,Nm=2.648,Np=2.538;双折射率Ng-Np=0.166。品质标志 (1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5年版规定:本品含砷量以二硫化二砷(As2Ss)计算,不得少于90.0%。(2)杂质检查 三氧化二砷:取本品适量,研细,精密称取0.94g,加稀盐酸20ml,不断搅拌30min,滤过,残渣用稀盐酸洗涤2次,每次10ml,搅拌10min。洗液与滤液合并,置500ml量瓶中,加水至刻度,摇匀,精密量取10ml,置100ml量瓶中,加水稀释至刻度,摇匀,精密量取2ml,加盐酸5ml与水21ml,照砷盐检查法(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5年版附录)检查,所显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砷斑。商品规格 商品常分为雄黄、明雄、烧雄等规格。(1)雄黄 呈块状或粉末状;深红色或橙红色;块状者又名苏雄黄,有光泽,粉末状者,质疏松易碎。药用较广。(2)明雄 又名雄精,多呈块状,鲜红色,半透明,经加工成椭圆形,多随身佩带,作装饰品,故又名腰黄。过去有的加工成杯状,称为雄黄杯。(3)烧雄 为雄黄提炼加工品。呈块状,色紫红;无光泽;条痕黄色,质较硬脆,易砸碎,断面胶质状,不呈结晶性,常具细砂孔,微有硫黄气味。主产贵州。含二硫化二砷(As2S2)低于雄黄。
【化学成份】
雄黄主要含有二硫化二砷(As2S2),并含有硅、铅、铁、钙、镁等杂质。
【药理作用】
1.抗菌作用:雄黄水浸剂(1∶2)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,其 1/100的浓度于黄豆固体培养基上试验,对人型、牛型结核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。用菖蒲、艾叶、雄黄合剂烟熏2-4小时以上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变形杆菌、绿脓杆菌均有杀菌作用。2.抗血吸虫作用: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,于感染前3天开始给雄黄、槟榔、阿魏、肉桂合剂0.2ml/20g,感染后继续给药12天,成虫减少率达75.27%,动物无虫率达14.29%,无雌虫率达42.86%。雄黄有杀菌作用。雄黄1:2的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。
【鉴别】
(1)取本品粉末0.1g,加水湿润后,加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ml,溶解后,加氯化钡试液,生成大量白色沉淀。放置后,倾取上层酸液,再加水2ml,振摇,沉淀不溶解。(检查硫酸盐)(2)取本品粉末0.2g,置坩埚中内,加热熔融,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,伴有白色浓烟。取玻片覆盖后,有白色冷凝物,刮取少量,置试管内加水煮沸使溶解,必要时过滤,溶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,即显黄色,加稀盐酸后生成黄色絮状沉淀,再加碳酸胺试液,沉淀复溶解。(检查砷盐)
【炮制】
碾成极细粉,或水飞,晾干。《纲目》:(雄黄)用米醋入萝卜汁煮干用良。
【性味】
辛;苦;温;有毒
【归经】
心;肝;胃经
【功能主治】
燥湿;祛痰;杀虫;解毒。主痈疽疟疾;哮喘
【用法用量】
外用:研末撒、调敷或烧烟熏。内服:入丸、散,1-4分。
【注意】
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。《本草通玄》:血虚大忌用之。
【附方】
①治滴疥: 雄黄一两,黄连二两,松脂三两,发灰如弹丸。四物熔猪膏与松脂合,热捣,以薄疮上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②治传染病》)
【各家论述】
1.《纲目》:雄黄,乃治疮杀毒要药也,而入肝经气分,故肝风,肝气,惊痫,痰涎,痔等毒。
【临床应用】
1.治疗慢性交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:取明雄黄500g,白糊为丸1000粒。成人每服1丸,10-15岁每服 1/2丸,5-9岁每服 1/3丸,2-4岁每服 1/4丸,每日3次,温开水送服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例(其中喘息性交气管炎19例)、支气管哮喘11例,效果:治愈(症状消失未再发)16例,显着好转(症状消失,但咳嗽均减轻,肺部罗音消失,血检白细胞由18300/mm3降为8400/mm3,嗜伊红细胞由63%降为24%,X线胸片复查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吸收,自觉症状消失出院。3.治疗带状疱疹:取雄黄粉50g,加入75%酒精100ml混合。每天搽敷2次。如疼痛剧烈,可在雄黄酊中加入2%普鲁卡因20ml。治疗125例,皆有效。疗程平均为5.8天。无副作用及后遣症。另有用雄黄5g,冰片0.5g,酒精10Oml混合外搽患部,每日4-6次。治疗10例,一般在搽药 1-2天后疼痛减轻,水泡萎缩,红肿逐渐消退,以后自行脱皮而愈。4.治疗翼状胬肉:取雄黄3分,生矾 1钱,共研细粉末装入有色瓶内,置阴凉处备用。患者取仰卧位,先作眼科常规麻醉及消毒。用开睑器撑开眼睑,嘱患者斜视健侧,使胬肉充分暴露,以消毒小棉棒蘸取少量药粉,涂于胬肉表面,待 1-2分钟(过长无效)用有齿小镊子将胬肉头部挟起,逆胬肉伸展方向揭扯,待撕至半月皱襞处,用无菌小剪从胬肉根部剪下,再在根部涂少量药粉。待渗血停止,将残留之胬肉提净,并将多余之药粉加以清除,敷以眼药膏,外加包扎,次日揭去敷料,点眼药水数天即愈。5.治疗破伤风:用雄黄粉5钱,豆腐0.5斤(为成人1日量)儿童酌减。法将豆腐中心挖孔,雄黄滇于孔内,用挖出之豆腐覆盖,水煮1小时。待痉挛停止时将豆腐连汤分3次服下,连服5天,曾治2例,均愈。但由于病例尚少,需继续在实践中验证。6.治疗流行性腮腺炎:用雄黄45g,明矾50g,冰片3-5g,共研细末,装入有色瓶中密闭备用。每次取3-5g置小杯中,酌加75%酒精调成糊状,涂于局部。日涂2-3次。治疗16例(腮腺高度肿胀, 体温在38℃左右),1-2天后即明显消肿,体温恢复正常,第3天症状完全消失。较对症治疗组(计20例,疗程为5-15天)疗程明显缩短。7.中毒与解毒:曾报告内服含砒雄黄急性中毒致死 1例,中毒主要症状为上吐下泻。市售雄黄混含砒霜,药用时应注意选择,以红黄色状如鸡冠者质较纯粹,如为白色结晶或碾碎时外红中白者,均为含有砒霜之征,用时须特别慎重。中毒后之急救方法,可用防已3钱;或生甘草 1份,绿豆2份,煎浓汁频服。
【摘录】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