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樂-中華語文大辭典
雅樂雅乐丨ㄚˇ ㄩㄝˋyǎyuè優雅的音樂;特指古代的宮廷祭祀、朝賀、筵宴所用的音樂(與「俗樂」相對)。[例]~共賞|盛唐~。
雅樂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古代帝王祭祀天地、祖先和朝會、宴享等重大典禮時所用的樂舞。相對於俗樂而言,古代視為“正樂”。源於周代的禮樂制度,當時郊社(祭祀天地)、宗廟(祭祀祖先)、宮廷儀禮(朝會、燕饗、賓客等)、射鄉(統治者宴享士庶代表人物)以及軍事上盛典所用的樂舞,都被儒家看成最為美滿,因而稱為雅樂。後世祀奉先賢活動(如祭泰伯、祭孔等)也加以模仿,使用雅樂。《詩經》中的風、雅、頌,很多是周代雅樂曲目。秦、漢以後的雅樂,除襲用周代雅樂(如《韶》、《武》)之外,或另有創作,或自民間俗樂加以改造。隋、唐以後的雅樂與俗樂的區分更加嚴格,雅樂的僵化程度也日益嚴重。廣義的雅樂,包括宮廷中不帶或少帶禮儀性質的燕樂。後來士大夫創作的音樂,或符合士大夫口味的音樂,也被稱為雅樂。這樣,“雅樂”的概念已從樂種而引申為風格上的區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