雌黃-中華語文大辭典
雌黃雌黄ㄘ ㄏㄨㄤˊcīhuánɡㄘˊ ㄏㄨㄤˊcíhuánɡ礦物。晶體呈柱狀或片狀,檸檬黃色。可以用作顏料或退色劑。古人抄書、校書常用來塗改文字,後稱亂發議論、亂改文字為「妄下雌黃」;稱不顧事實、隨意亂說為「信口雌黃」。
雌黃-辞源3
【雌黃】㊀礦物名。晶體,橙黃色。可製顔料。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子虚賦:“其土則丹青赭堊,雌黃白坿。”參閲 政和證類本草四 雌黃。㊁古人以黃紙書字,有誤,則以雌黃塗之。因稱改易文字爲雌黃。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 勉學:“校定書籍,亦何容易,自 揚雄 劉向方稱此職爾。觀天下書未徧,不得妄下雌黃。”㊂評論。梁書 任昉傳 劉孝標(峻)廣絶交論:“近世有 樂安 任昉……雌黃出其脣吻,朱紫由其月旦。”特指妄評。元 周密 齊東野語十九 著書之難:“近世諸公,多作考異、證誤、糾繆等書,以雌黃前輩。”水經注二二 渠:“夷甫(王衍)雖體荷儁令,口擅雌黃,汙辱君親,獲罪 羯 勒。”今譏人信口雌黃,本此。參見“口中雌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