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文-中華語文大辭典
雜文杂文ㄗㄚˊ ㄨㄣˊzáwén1.一種以議論為主,夾以敘事、抒情的文體。能迅速反映社會問題,內容廣泛,鮮明生動,尖銳潑辣,短小精悍。含雜感、雜論、雜記、隨筆等。[例]~創作︱~作家︱這篇~辛辣地諷刺了某些不良的社會現象。2.〈書〉各種文章的統稱。[例]詳夫漢來~,名號多品(南朝梁‧劉勰《文心雕龍‧雜文》)。3.〈書〉科舉考試除經史之外的應試時文。[例]進士試~二篇,通文律者然後試策(《新唐書‧卷四十四‧選舉志上》)。
雜文-辞源3
【雜文】㊀各種文章的總稱。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 雜文:“詳夫 漢來雜文,名號多品:或典誥誓問,或覽略篇章,或曲操弄引,或吟諷謡詠,總括其名,並歸雜文之區。”按本篇所論及的雜文另有對問、七發、連珠、客難、解嘲、賓戲等。晉書 干寶傳:“寶又爲 春秋左氏義外傳,注 周易 周官凡數十篇,及雜文集皆行於世。”㊁指 唐代進士科舉攷試所試文體,初謂箴銘論表,後謂詩賦。舊唐書一九○中 劉憲傳:“父 思立,高宗時……奏請明經加帖,進士試雜文,自 思立始也。”清 徐松 登科記攷一:“雜文之專用詩賦,當在 天寶之季。”今以雜感隨筆之文爲雜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