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流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雜流ㄗㄚˊ ㄌㄧㄡˊzá liú①不屬於正流,未列於九品內的雜職官位。如明清典史、驛丞、教坊技藝人等官位。宋.灌圃耐得翁《都城紀勝.瓦舍眾伎》:「色有色長,部有部頭,上有教坊使副、鈐轄、都管、掌儀範者,皆是雜流命官。」②士流以外出身的人,指工商之類。《新唐書.卷一八一.曹確傳》:「工商雜流,假使技出等夷,正當厚給以財,不可假以官,與賢者比肩立、同坐食也。」
雜流-辞源3
【雜流】㊀雜職之官。見“未入流”。㊁謂補官之非由正常途徑者。宋史 選舉志四:“建炎兵興,雜流補授者衆,有曰上書獻策,曰勤王,曰守禦,曰捕盜,曰奉使,其名不一。皆閫帥假便宜承制之權以擅除擢。”㊂指士流以外如工商及技藝、醫卜等出身的人。魏書 李沖傳:“沖善交遊,不妄戲,雜流輩重之。”新唐書一八一 曹確傳:“工商雜流,假使技出等夷,正當厚給以財,不可假以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