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肋-中華語文大辭典
雞肋鸡肋ㄐ丨 ㄌㄜˋjīlèㄐ丨 ㄌㄟˋjīlèi雞的肋骨,能吃到的肉不多,扔了又可惜。比喻價值不大但又不忍捨棄的東西。[例]買了這臺舊鋼琴,音不準,又捨不得扔,真成了我家的一塊~了。
雞肋-辞源3
【雞肋】㊀雞之肋骨,喻乏味又不忍舍棄之物。曹操攻 漢中,不能勝,意欲還軍。屬將時來請令,卽出令曰“雞肋”。楊修聞知,便自嚴裝,人問之,修曰:“夫雞肋,棄之如可惜,食之無所得,以比 漢中,知王欲還也。”見 三國志 魏 武帝紀 建安二十四年 注引 九州春秋。宋 蘇轍 欒城集七 送轉運判官李公恕還朝詩:“官如雞肋浪奔馳,政似牛毛常黽勉。”㊁喻體弱。晉書 劉伶傳:“嘗醉與俗人相忤,其人攘袂奮拳而往。伶徐曰:‘雞肋不足以安尊拳。’其人笑而止。”㊂書名。1. 宋 趙崇絢撰,凡一卷。取古事之相似而不同者,各以類聚。2. 宋 晁補之詩文集,名 雞肋集,七十卷。3. 宋 莊季裕(綽)著,名 雞肋編,三卷,多識軼聞舊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