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液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雲液ㄩㄣˊ ㄧㄝˋyún yè①酒。唐.白居易〈對酒閒吟贈同老者〉詩:「雲液灑六胕,陽和生四肢。」②即雲母。明.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卷八.金石部.雲母》:「釋名:雲華、雲珠、雲英、雲液、雲砂。」
雲液-辞源3
【雲液】㊀原指釀製將熟而未壓漉之米酒。後泛指酒。抱朴子 雜應:“余因此問山中那得酒? 鄭君言,先釀好雲液勿壓漉,……投一斗水中,立成美酒。”唐 白居易 長慶集六九 對酒閒吟贈同老者詩:“雲液灑六腑,陽和生四肢。”㊁指雨水。魏書 高祖紀下:“丁亥,詔曰:‘炎陽爽節,秋零卷澍……靈鑒誠款,曲流雲液。’”全宋詞 黃裳 滿江紅 東湖觀蓮:“時雨過,明珠細,……乘興瀉、雲液落新荷,休辭醉。”㊂指泉水。明 倪謙 倪文僖集三一 天馬山幽谷菴玉乳泉銘序:“一旦遇 李公而指示之,遂能得清泠於山椒,出雲液於石窟。”㊃雲母之一種。抱朴子 仙藥:“又雲母有五種,……五色並具而多白者名雲液。”參見“雲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