霧豹-辞源3
【霧豹】喻隱居不仕者。唐 白居易 長慶集十五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:“籠禽放高翥,霧豹得深藏。”亦喻文采。宋 黃庭堅 豫章集十 次韻奉答少微紀贈詩之一:“文如霧豹容窺管,氣似靈犀可辟塵。”參見“玄豹”、“豹隱”。
霧豹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霧豹ㄨˋ ㄅㄠˋwù bào漢朝陶答子為官三年而富,其妻以「南山有玄豹,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,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」勸其韜光養晦,隱跡全身。典出漢.劉向《列女傳.卷二.陶答子妻》。後比喻賢士隱居不仕。唐.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:「時之不來也,為霧豹,為冥鴻,寂兮寥兮,奉身而退。」宋.蘇軾〈次韻王震〉詩:「攜文過我治平間,霧豹當時始一斑。」也作「南山隱豹」、「南山霧豹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