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府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靈府ㄌㄧㄥˊ ㄈㄨˇlíng fǔ①靈性的發源處。指心或腦。《莊子.德充符》:「故不足以滑和,不可入於靈府。」《淮南子.俶真》:「是故聖人託其神於靈府,而歸於萬物之初。」②地府,掌管陰間事務的處所。隋.江總〈棲霞寺碑文〉:「蓋聞天有神宮,地云靈府。」③五帝之一。指蒼帝。《隋書.卷六八.宇文愷傳》:「尚書帝命驗曰:『帝者承天立五府,以尊天重象。赤曰文祖,黃曰神斗,白曰顯紀,黑曰玄矩,蒼曰靈府。』」
靈府-辞源3
【靈府】㊀精神之宅。指心。莊子 德充符:“日夜相代乎前,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,故不足以滑和,不可入於靈府。”唐 元稹 長慶集二六 去杭州詩:“與君言語見君性,靈府坦蕩消塵煩。”㊁古祀五方帝之廟,蒼帝廟曰 靈府。隋書 宇文愷傳明堂議表引 尚書帝命驗:“帝者承天立五府,以尊天重象。赤曰 文祖,黃曰 神斗,白曰 顯紀,黑曰 玄矩,蒼曰 靈府。”㊂指神仙洞府。太平廣記六八 封陟:“仙山靈府,任意追遊。”㊃對他人住宅之美稱。宋 黃庭堅 山谷集二 送劉士彦赴福建轉運判官詩:“車馬氣成霧,九衢行滔滔。中有寂寞人,靈府扄鑰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