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飛-辞源3
【靈飛】㊀道家方術名。舊題 漢 班固 漢武帝内傳:“伏見 扶廣山青真小童,往受太微 中元君五帝、六甲、靈飛、遁虚、天光、左右、策精等方,凡十二事。”㊁謂得道成仙。弘明集七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:“道法則採餌芝英,粲霞服丹,……大則靈飛羽化,小則輕強無疾。”㊂指 靈飛經。廣弘明集十三 唐釋 法琳 辨正論 九箴篇:“或身佩 中黃之籙,口誦 靈飛之符,蹈金闕而遊神,憑玉京而洗累。”詳“靈飛經”。㊃仙人腰帶名。舊題 漢 班固 漢武帝内傳:“王母上殿東向坐……帶靈飛大綬。”
靈飛經-中華語文大辭典
靈飛經灵飞经ㄌ丨ㄥˊ ㄈㄟ ㄐ丨ㄥlínɡfēijīnɡ唐代楷書名帖。作品未署書者姓名,元‧袁桷及明‧董其昌考證為唐‧鍾紹京所書。原為道教經籍,該墨跡為應科舉考試而作,共四十三行。書風清勁秀麗,神采飛動,於規整中見寬綽舒展氣象,為傳世小楷名作之一。又名〈六甲靈飛經〉。明初真跡曾歸永樂進士王直所有,萬曆年間(1573-1620)歸海寧陳氏,始以之入石,即陳氏《渤海藏真帖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