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石入海-典故小词典
传说秦始皇作石桥,想过海观日出。有神人能驱赶石头下海成桥, 石头行得慢的, 神人便用鞭子抽打, 尽流血, 至今那里的石头还呈血赤色。这个典故, 既用作咏秦始皇的典故, 又用来表达人们驾驭自然的幻想。
〔出典〕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十九引《三齐略记》:“始皇作石桥, 欲过海观日出。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, 城阳一山石, 尽起立, 嶷嶷东倾, 状似相随而去。云石去不速, 神人辄鞭之, 尽流血,石莫不悉赤。”
〔用例一〕清代钱谦益《云间董得仲投赠》:“日愁夸父追,石畏祖龙鞭。”( 祖龙, 即秦始皇。)
〔用例二〕宋代孔武仲《龟石》:“秦皇鞭山移四海, 怒视不能移咫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