韬光晦迹-汉语大词典
韬光晦迹(无)韬光晦迹(2)收敛光芒,隐藏踪迹。比喻不显露锋芒和才能。
●《太平御览》卷六五六引《高僧传》:“释僧同,韬光晦迹,人莫能知,居寒山。”
●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一摺:“我和你韬光晦迹老山中,煞强如齐家治国平天下。”
●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果为隐者,方韬光晦迹之不暇,安得知名?”
●《醒世恒言·马当神风送滕王阁》:“有那一等怀才抱德,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,就比那奇珍异宝,良金美玉,藏于泥土之中。”
韬光晦迹(3)(无)
韬光晦迹-中华成语大词典
韬光晦迹
【拼音】:tāo guāng huì jì
解释
韬光:把才华隐藏起来;晦迹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。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出处
宋·李昉《太平御览》卷五十六引《高僧传》:“释僧同,韬光晦迹,人莫能知,居寒山。”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示例
单说这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,~的文人秀才,就比那奇珍异宝,良金美玉,藏于泥土之中。 ★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四十
近义词
韬光养晦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