頂門針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頂門針ㄉㄧㄥˇ ㄇㄣˊ ㄓㄣdǐng mén zhēn①一種針灸用的針。自患者腦門刺扎,以治療疾病。②比喻使人茅塞頓開或讓行事能更扼要的方法。清.李顒〈答顧寧人先生書〉:「而鞭辟近裡一言,實吾人頂門針,對症藥,此則必不可諱。」
頂門針-辞源3
【頂門針】鍼灸時自腦門所下之鍼。多用以比喻説話、辦事能抓住要害。明 盧象昇 盧忠肅公書牘 與少司成吳葵庵書:“頂門一針,拜此君之益多矣!”清 李顒 二曲集十六 答顧寧人書:“鞭辟近裏一言,實吾人頂門針,對症藥。”針,也作鍼。清 章學誠 丙辰劄記:“惠士奇謂不讀非聖之書者,非善讀書,此可謂專退自封之學究作頂門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