須彌山-中華語文大辭典
須彌山须弥山ㄒㄩ ㄇ丨ˊ ㄕㄢxūmíshān1.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。梵語音譯,意為「妙高」,後為佛教所採用,以它為世界的中心。日月環繞此山出沒,三界諸天依此層層建立。四方有東勝身、南瞻部、西牛賀、北俱盧四大部洲。2.山名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西北,因佛教傳說而命名,以須彌山石窟而聞名。
須彌山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須彌山ㄒㄩ ㄇㄧˊ ㄕㄢxū mí shān山名。須彌,胡語音譯,意譯妙高。古印度宇宙觀中,此山位居世界中央。山由東面白銀,北面黃金,南面吠琉璃,西面頗胝迦四寶構成。山高八萬四千由旬,山頂為帝釋天居所。周圍有七香海、七金山,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,鹹海之外為四大部洲,是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題材。也譯作「修迷樓」、「須彌樓」、「蘇迷盧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