頓躓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頓躓ㄉㄨㄣˋ ㄓˋdùn zhì①行路顛仆。《後漢書.卷六〇上.馬融傳》:「或夷由未殊,顛狽頓躓。」②比喻人處境窮困。《晉書.卷九一.儒林傳.杜夷傳》:「頃流離道路,聞其頓躓,刺史忝任,不能崇飾有道,而使高操之士有此艱屯。」
頓躓-辞源3
【頓躓】謂行路顛蹶。後漢書六十上 馬融傳 廣成頌:“獸不得猭,禽不得瞥。或夷由未殊,顛狽頓躓。”也指處境困厄。晉書 杜夷傳刺史 劉陶告 廬江郡:“徵士 杜君德懋行潔,高尚其志,頃流離道路,聞其頓躓,刺史忝任,不能崇飾有道,而使高操之士有此艱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