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錢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頭錢ㄊㄡˊ ㄑㄧㄢˊtóu qián①聚賭抽頭所得的錢。《儒林外史.第一九回》:「知道三老爹到家幾日了,送幾個頭錢來與老爹接風。」《官場現形記.第二一回》:「縱然不能贏錢,弄他們兩個頭錢,貼補貼補候補之用,也是好的。」也稱為「頭子錢」、「頭兒錢」。②用作賭具的銅錢。元.李文蔚《燕青博魚.第二折》:「我去那新紅盒子內,拏著這常占勝不占輸只愁富不愁窮,明丟丟的幾個頭錢問。」《水滸傳.第三八回》:「當時李逵慌忙跑出城外小張乙賭房裡來,便去場上,將這十兩銀子撇在地下,叫道:『把頭錢過來,我博。』」
頭錢-辞源3
【頭錢】㊀ 漢代人頭税的一種。從七歲到十四歲的兒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錢。漢 王充 論衡 謝短:“年二十三傅,十五賦,七歲頭錢二十三,何緣?”㊁一錢。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十:“唐小説載 李紓侍郎駡負販者云:‘頭錢價奴兵。’頭錢,猶言一錢也。故都俗語云:‘千錢精神頭錢賣。’亦此意云。”㊂用作博具的銅錢。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七 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:“橋上兩邊,用瓦盆内擲頭錢,關撲錢物、衣服、動使。”古今雜劇 元 李文蔚 同樂院燕青博魚二:“我去那新紅盒子内,拏着這常占勝不占輸、只愁富不愁窮明丢丢的幾個頭錢問。”後也指聚賭抽頭所得。